說起美國科技公司所在地,大多數人可能會直覺想到矽谷。的確,這塊土地孕育了多家傳奇企業,也是全球科技重鎮。不過,隨著當地房價日益上漲,近年來,蘋果、Google、Facebook等越來越多公司選擇往北遷移,到西雅圖另闢辦公室,讓這個以陰鬱雨天聞名的城市更添科技色彩。
而提到從西雅圖起家的科技公司,最知名的莫過於成立逾四十年、目前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的微軟(Microsoft)了!在初秋涼爽天氣裡,《數位時代》來到容納4萬多名員工的微軟雷德蒙德(Redmond)總部,為你揭開科技巨人的神秘面紗。
建築樸實,到處都是綠樹草地
微軟成立於1975年,並在1986年公司上市前幾周搬到現址。相較於一般印象中的科技公司園區,微軟總部內的建築外觀不論是顏色或是高度都顯得低調樸實。沒什麼未來感,反而更像公家機關。園區裡到處是參天綠樹和草地,也隨時可見不同膚色、種族的員工正在行走交談。
目前整座園區裡共有44,441名員工,分布在125棟建築裡,每棟建築都用數字編號。但有趣的是,如果你仔細去看,會發現怎麼樣都找不到7號樓。這難道是什麼奇怪的都市傳說?
其實,當初設計園區時有規劃7號樓,而且也經過雷德蒙德市政當局同意了。可是因為員工人數增加太快,內部空間過小的7號樓於是被跳過,反而先蓋了更大的8號樓。幾年之後,當微軟要在7號樓原址繼續蓋新大樓時,員工們為了在園區裡保留這個小小的惡趣味,拒絕將新大樓命名7號樓。最後,這棟命運多舛的大樓成為37號樓。
比爾蓋茲最初辦公的地點
圍繞著比爾湖(Lake Bill)的六棟建築是微軟最早的園區,為了讓工程師們都能享有更多私人空間,建築成「x」型並設計了許多窗戶,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(Bill Gates)最初的辦公室就是在湖邊的4號樓。
面積是8個大安森林公園
雷德蒙德園區占地200公頃,換算下來大約是8個大安森林公園。由於面積遼闊,因此員工移動時多半是自行開車或是搭接駁巴士。園區內共有126輛如下圖這樣的接駁巴士,特別的是,在這些巴士中,超過三分之一是採電動或液化石油氣發動。
這裡沒有免費食物!
工作一整天少不了吃。微軟和Google、Facebook等科技公司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這裡並不提供免費餐點!因為微軟認為,與其讓員工任意取用餐點,不如多設置一些餐廳讓員工自己選擇想吃的食物,而引入本地店家也是扶植當地企業的一種方式。
不過,這個決定當然也和微軟的公司文化有關。
微軟員工年齡層普遍較高,大家重視的是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。而矽谷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層低,待在公司的時間長,因此更需要滿足用餐需求。微軟總部內共有20家全天候營業的超市、32座用餐區,餐點價格平實,菜單也常常更換,免得員工吃膩。到了中午用餐時間,處處人聲鼎沸。
雖然沒有免費午餐,不過園區內卻常常看得到像這樣的蔬菜栽培設施。一位在微軟工作的台灣員工告訴我們,這些青菜是真的可以吃的!
參考資料
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id/41177